上海
《上海市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发布
日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医保局联合发布《上海市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诊所,取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诊所的限制,鼓励在医疗机构执业满5年,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资格的医师,全职或兼职开办专科诊所。(上海卫健委)
沪无偿献血电子证上线,可了解血检查询信息
日前,记者从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了解到,沪上无偿献血证电子化工作已成功上线,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就可以在线领取“电子无偿献血证”。
预约或有过“无偿献血”经历的,可在APP中获取你的献血预约、血检查询、献血历史,以及所献的血液采集情况、用到了何处等,每一袋爱心血的“旅程”都一目了然。(新闻晨报)
上海市一医院建高标准临床研究院 ,开启临床研究新模式
日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研究院成立,率先将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疑难疾病精准研究中心、医用人工智能与医工交叉研发中心和临床试验与循证研究中心四大中心集于一体,打造瞄准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精准诊断的“集成式”研究院,并积极与企业院所开展联合科技攻关。(文汇报)
“中国-毛里求斯中医药中心”开张,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播
日前,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负责建设的“中国-毛里求斯中医药中心”正式开张。据了解,“中国-毛里求斯中医药中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一带一路”项目,中毛双方将在中医药医疗服务、教育培训、科学研究等领域进行全面战略合作,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中新网上海)
国家基层儿科医护人员培训项目在沪启动
近日,国家基层儿科医护人员培训项目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正式启动。这是首个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的基层儿科医护人员培训项目。该项目将在未来5年里完成约2万名基层儿科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技术认证,以提升中国儿科医疗服务水平,逐步形成基层医疗机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间分工协作机制及规划布局。(长三角健康)
上海125家社卫中心提供儿童常见病诊疗
近日,从上海市卫健委传来消息:截至2019年11月,提供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18 年底的84 家增加到125家(从34%增至51%),其中61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单独儿科门诊,92 家通过全科门诊提供儿科诊疗服务。(长三角健康)
长三角多家医院携手建立“长江胸科食管数据库”
近日,长三角地区多家医学中心搭建“长江胸科食管数据库”,探索为食管癌患者带去诊疗曙光的新策略。该数据库将每年覆盖长三角地区3500例食管癌手术病例,收集食管癌外科治疗患者的详细围术期与长期随访生存资料;至11月底,数据库已登记录入数百例患者。(长三角健康)
上海签发全国首张教室健康照明认证证书
近日,上海签发全国首张教室健康照明环境认证证书,有效填补了我国现场照明领域的认证空白。
教室健康照明认证采用“初始检测+初始现场检查+获证后监督”服务新模式,不仅含有初始检测应关注的健康质量指标,还包括跟踪检测认证应关注的质量控制方法、程序、记录等,并将光源从光衰到不亮这段时间内照明质量的“失控点”,纳入为照明服务提供商或者生产厂家的“过程控制点”,从而确保教室照明环境持续符合标准要求。(文汇报)
江苏
今年前11个月 江苏98万人次无偿献血
12月是江苏无偿献血宣传月。近日,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苏省红十字会主办的江苏省第三届无偿献血宣传月启动仪式暨2019年江苏省无偿献血宣传“进机关”活动在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政府举行,会上获悉,今年1-11月,江苏省共有98.36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扬子晚报)
江苏儿童保护制度化:“家务事”上升为“国家事”
日前,省民政厅联合教育厅、公安厅等十多个部门共同制定《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全新的具有江苏特色的儿童福利体系初步建立。
根据部署,江苏省今后的儿童福利应包含: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孤弃、事实无人抚养等困境儿童的;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国内外儿童收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儿童福利等。(新华日报)
南通全面推进居民医保市级统筹
近日,南通市医疗局对外宣布,依据新近出台的《南通市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方案》,南通市从2020年1月1日起实行基本政策、待遇标准、基金管理、经办管理、定点管理、信息系统“六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制度,全市各县(市)、区居民医保筹资标准统一为1200元。
2020年度居民医保筹资低于此标准的县(市)、区,其人均差额乘以参保居民总数的总差额,按每年20%的比例分5年(2020~2024年)逐年补缴至市级居民医保基金账户。(人民网-江苏频道)
浙江
浙江省753家医疗机构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浙江在不断完善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同时,2016年8月正式启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截至2019年11月30日,省内异地开通753家,跨省住院690家,长三角门诊636家。(浙江发布)
温州全面上线“先诊疗后付费”
继温州市各大医院均开通刷脸就医支付功能后,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人力社保局、温州市医保局又推出“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举措——开通先诊疗后付费的医后付功能。今后,到温州二级以上医院看病,完成诊疗流程后,不需要再经过付费环节,就诊结束后就可直接离院。
目前温州市已有21家医院已实现该功能,预计2020元旦前实现全市46家县级及以上的全覆盖。(健康温州)
浙江省唯一,椒江荣获“医药”国字号招牌
近日,在国家商务部举办的2019年新认定国家级外贸升级基地授牌仪式暨基地政策培训会上,椒江被正式授予“国家级医药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称号,这是医药类浙江省唯一被授牌的基地,全国仅4家基地入选。(台州新闻APP)
安徽
安徽省首批5家互联网医院正式运行
日前,安徽省首批互联网医院授牌暨监管平台和质控中心揭牌仪式在省立医院()南区举行。
根据互联网医院管理有关规定,审批同意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京东方医院等5家医院为安徽省首批互联网医院。(安徽省卫健委)
安徽发布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配套文件
近日,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安徽省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指南》《安徽省医疗器械注册人委托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和《安徽省医疗器械注册人委托生产质量协议编写指南》,以更好地服务全省医疗器械注册人开展产品注册和委托生产事项,推进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三项指南分别对许可程序、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协议编写等重点事项提出明确要求。(中国医药报)
合肥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会成立
近日,合肥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会成立。据悉,青少年心理研究会成立后,将进行课程研发,并深入学校,进行健康教育、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融合,协助学校做好家庭情商指导工作室,以预防为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发现更好的自己。(安徽商报)